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重要論述,全方面落實市政府對瀘州公交提出的做優做大做強目標任務,按照市委、市政府《瀘州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瀘委辦〔2021〕28號)、市國資委《關于建立瀘州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督察督辦機制的通知》(瀘國資函〔2021〕17號)要求,不斷推進公交企業改革,對標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不斷提升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瀘州公交集團堅持以人民為核心思想,立足讓人民群眾的公交出行更美好使命,以創成國家公交都市和建設四川省綠色出行示范城市作為質量強市、質量強企的重要抓手,構建“智慧、優良、平安、綠色、文明”的“五位一體”城市公共交通服務體系,通過實施“服務品質、主動保平安、綠色智能、挖潛增效、保障能力、黨建工作”六大升級行動為主線,全力推進公交高質量發展、高品質服務。
實施服務品質升級行動,更高質量服務出行。實施“優良服務八大提升工程”。開展禮讓斑馬線、規范進出站專項整治活動。開展精品示范線路、模范車長和乘務員、普通話服務之星等評選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員工職業素質和服務意識全方面提升。堅持“小紅帽”站點值守、文明勸導、“五進”宣傳等活動。今年新開公交線路14條,優化調整線路21條,目前,公交線路增加到165條,公交車輛增加到1227輛,市民服務滿意度百分之九十以上;線路網比率達百分之八十二,公交車線路網密度達4.7,線網質量數值均高于國家及行業標準要求。
加快公交場站建設,建設完成大池、彭灣、四公里、新田灣、連江公園、江南科技產業園等6個公交首末場站。建設公交專用道增加到148公里,形成城市“一環N射”公交專用道網絡體系。在江陽區開展全域公交“金通工程”并在全省作經驗交流,創造了全省首先將新能源電動車開到田間地頭的先例,全域公交榮獲全國“新能源公交高品質線路”獎項。不斷推進“金通工程”交旅、交郵交融整體化工作,推動鄉村全方面振興。今年新開3條鄉村旅游專線,江陽區實現村村通公交,50多條全域公交線路惠及50多萬農村群眾。同時,科學布局高鐵站公交線網,提供無縫換乘快捷服務。新開7條公交線路正確對接高鐵班次,覆蓋了主城區、藍田、城西、城南、高壩、納溪、酒業園區等周邊重要組團片區,開行至今發班4.8萬班,服務乘客21.83萬人次,高鐵公交線路以“快捷線路”為主,形成高鐵與公交雙快聯動。多樣化出行模式讓市民出行更方便。
實施主動平安升級行動,更高質量筑牢平安。全方面推行平安生產責任清單制管理,打造市屬核心企業平安生產清單制管理標桿示范企業;扎實推進平安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按照“1+2+4”方案體系的統一部署,嚴密落實推進139項核心工作整治任務。全方面梳理突出風險和管控制度措施,落實人、車、路、場站、設施設備平安風險26項管控措施,實現隱患排查治理的閉環管理百分之一百;扎實開展“百日平安行動”,通過實施平安風險隱患和矛盾紛爭全方面摸排,專項開展車線治安防暴平安巡防巡查,全員落實“平安紅袖標”制度,強化高峰時段重要站點平安值守,分片督導督辦安保措施落實,實施全員平安宣誓承諾,保證平安保衛力量下沉等措施。做實做好建黨100周年的慶典活動期間的公交平安生產、防暴恐、企業穩定等各項工作;推進公交車主動防控系統建設和“謹慎駕駛、精細維修、家庭助安”特色平安文化建設;落實落細常態化 “10個百分之一百”疫情防控措施,讓市民出行更平安。
實施綠色智能升級行動,更高質量智慧創新。在省內率先開通全國交通一卡通,日刷卡約27萬人次,現已實現全國314個城市互聯互通。先后推出了銀行卡刷卡、微信、翼支付、支付寶、云閃付掃碼等10種乘車快捷支付方式,日掃碼5萬人次;掌上公交用戶達90多萬人,日查詢量達25萬人次;2020年全國首先開創上線集二維碼乘車、實時公交查詢、手機充值服務于一體的“瀘州e公交”綜合服務平臺;新建126塊智能公交電子站牌。現完成智能調度、智能充電、可視化營運平安監控、車輛技術狀況監測等九大智慧公交系統建設,為提升企業平安生產組織管理和方便市民快捷出行發揮了重要作用,瀘州智能公交系統列入四川省智能公交系統示范工程在全省推廣。堅持車輛購置百分之一百空調和百分之一百新能源化,今年新購40臺新能源空調車,新建了20塊智能公交電子站牌;升級“瀘州e公交”信息系統,實施“一站一碼”掃碼乘公交,形成綠色智慧出行新時尚。
實施挖潛增效升級行動,更高質量促進發展。精耕主業挖潛。堅持周、月經營分析制度,開展季度生產經營考核評比。培育了15條區域性高頻干線。依托公交資源優勢,扎實推進公交副業發展。開展以金龍魚品牌代理為主的糧油產品市場拓展,做實公交租車、一卡通業務,拓展場站對外充電、自助售貨機業務;巴士廣告傳媒全力實施營銷、團隊、品質、管理、服務“五大升級”行動,實現收入同比增長392萬元,已基本扭轉疫情不利影響。夯實保修板塊經營,核心開展了物資品牌代理、對外車輛維修、汽車CNG改裝等創收工作,全年完成產值1200余萬元,實現利潤310余萬元。依托“瀘州e公交”拓展引流,核心打造了“巴士好推薦”生活平臺,與銀行、旅游景區、商場、超市、連鎖餐飲等開展掃碼打折、聯合促銷、消費券等優惠活動,公交大數據價值逐步顯現。
實施保障能力升級行動,更高質量穩定隊伍。開展駕駛員、售票員、調度員、修理技工脫產輪訓,開展員工職業等級評定工作。強化中青年后備人才建設,實施員工培訓教育工作。強化維修技術保障。與北京現代、一汽大眾、通力維修等10余家企業結成聯盟經營,先后建成了金龍、中通、松芝、方盛等10余家國內知名整車廠和汽車配件廠的特約售后服務站。抓細員工身心關懷工作。建立“周接待、月分析、季學習”制度,嚴格落實員工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開展“5.20”公交駕駛員關愛日活動,開展身心健康專題講座10場次。開展“我是明星標兵、永葆先進本色”“感動公交年度十大人物”等先進表揚學樹活動,表揚先進集體20余個,先進個人130余人次,涌現了熊建軍、徐盛蓮等一大批先進人物。全年表揚公交好人好事1600余件次、公交員工精神文明獎50余人次,瀘州公交正能量受到國家、省級媒體宣傳報道8次,市級媒體宣傳報道30余次。
實施黨建工作升級行動,更高質量融入核心。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創新“自主學、現場學、交流學、聯動學”四學模式,開展“黨史學習微課堂”,組織開展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等專題學習宣講42場次,紅色教育15批次;與部分國企黨委、社區黨支部開展聯學、聯建,豐富學習載體,增強實效。營造黨史宣傳濃厚氛圍。充分發揮公交車載電視和公交站臺覆蓋面廣、傳播效率快的特性,在834臺車載電視、800臺車載LED顯示屏、126余個電子站牌和300余個公交燈箱廣告上刊登黨史公益宣傳廣告。打造264路黨史主題車廂和206路紅色主題文化車廂。4月,市委書記,楊林興等領導到公司調研督導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情況,對公司黨史學習教育給予高度肯定。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門問計,走進32個社區、16所學校,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暨群眾公交出行座談會10余次,收集開行線路、優化線路等有效意見建議100余條,解決問題60余個。先后開展公交站點清理、優化行動,實施開學季專線專班和站點秩序維護,創新實施一站一碼公交快捷查詢等,共計開行5條組團快捷快線,創新開行“點點巴士”線路26條、“超市夜班”8班、“學生專班”81班、園區通勤班次15班,切實解決老百姓結尾一公里和個性化公交出行需求。
在推進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工作進程中,以“六大升級行動”為工作路徑,有效提升了公交特色品牌建設,在深化公交供給側改革,打造“便民、平安、文明、智慧、活力”的現代化公交建設上取得實效。接下來,瀘州公交集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以人民為核心的發展思路,堅持公交公益民生事業定位,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創建成果,創成綠色出行城市,以實施“營運生產增效、智慧便民提質、多元經營創效增收、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四大行動,推動公交高質量發展;實施“黨建品牌、平安保障、服務提質、隊伍建設”四大工程,創造公交高品質服務。推動建設讓人民滿意的現代化瀘州公交,為支撐服務瀘州實施“一體兩翼”特色發展戰略、奮力建設新時代區域核心城市作出公交貢獻。
(瀘州公交集團 胡娟)